《佛陀》

The-Buddha

Written by Huang, posted on May 30, 2021

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佛陀》

前言

这本书是佛陀的传记,学究性不是很强,文字一般都有出处。

另外我发现黑塞的《悉达多》讲述的也是佛陀的一生,佛陀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不过我更愿意把《悉达多》看作是一个人的一生,而非佛陀的一生。

而我读这本书,更愿意将佛陀看作是哲学家,而不是宗教领袖。

主体

  • 我们知道自大自负并不好,也知道所有伟大的世界传统都要我们超越自私自利,但是,我们寻求解脱,不论是打着宗教还是俗世的旗号,实际都提高了我们的自我意识。很多被当作宗教的观念,常常被用来支持和认同信仰创始人要我们扬弃的自我。
  • 寻找一个远离尘世、僻静而神奇的地方,这里完全平等、公正、安详,使我们相信尽管困难重重,生命中仍有一种价值——即大多数人追寻的那种我们称作“神”的东西。
  • 自从那个时候起,乔达摩就认为家庭生活是无法和最高贵的精神生活相比的。
    • 为什么精神生活上的享受就要比精神生活上肉体上的享受要更加高尚呢?
  • 他不去等待诸神的讯息,而是从自己内心去寻找答案,探索心灵的最远处,利用身体的全部潜能。
  • 参与这场变革的人,都相信他们出于新时代的边缘,任何事物都会有所变化。
  • 在这个决定性的时代之后,人们感到的只有超越自身的限制,人类才能真正成为自己。
  • 新兴的宗教开始探求内在的深度,而不是巫术的控制。圣贤们不再满足外在的顺从,但是认识到先于行动的深层心理本质。关键是要把潜意识的力量和不易察觉的真理昭揭于世。
  • 一旦你理解到这个绝对是在万物之中,包括你自己,那么就不需要祭司阶层了。人们不需要残忍和没有意义的献祭,就可以在自己的存在中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
  • 只有当人们意识到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事实的时候,他们才能开始成为真正的人。
  • 只要我们对四周普遍存在的痛苦漠不关心的话,我们就会囿于对自我的浅见,而无法获得成长和灵性洞见。
  • 他会使过去的自我死亡,以唤醒真实的神我,即进入完全不同的存在模式。
  • 他的心自发生起了清净妙乐。我们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它不期而至,而且竟毫不费力。的确,一旦我们开始反省幸福,自问为什么感到喜乐而察觉自己时,这种喜乐经历便消失了。当我们把自我带进喜乐时,那即兴的喜乐便无法保持。那本质上是个狂喜的时刻,把我们带出身体,超越 我执 散发出的光芒。
  • 四禅是指: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今次诸戒品而辨四禅者。上所明戒相。虽复粗细有殊。终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恶。既未除细乱。岂能超出欲界之境。若自尸罗皎洁。志在禅门。专修五法则色界清净四大自现身中缘。是以次第获得根本四禅种种胜妙支林功德尔乃因超欲网果居色界。通名禅者。禅是西土之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云弃恶。或翻功德丛林。或翻思惟修。今不具释。而言根本者。以无量心背舍胜处一切处神通变化及无漏观慧等种种诸禅三昧。悉从四禅中出。故称根本
  • 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我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 他想要唤醒人性的所有潜能,而不是泯灭它们。涅槃并不是指人的死亡:他所熄灭的不是他的人性,而是贪欲、嗔恨和幻相的烈焰。最后,他得到喜悦的清凉和宁静。
  • 凡夫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而圣人则识别并努力缓解他人的痛苦。我们许多人都故意保持冷漠的状态。
  • 如来:似乎是来了,已经走了。
  • 107、165页展现了为什么我认为佛陀是哲学家。
  • 缘起法,即佛陀于菩提树下悟出的佛法,又叫“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有烦恼、业行及苦果(即惑、业、苦);他们是相依的因缘生灭在相续流转,是我们感受到有个人生的过程,有个生命在生死流转,实际上,这中间没有主宰者,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其中,共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第一重,过去因到现在果:过去因,为“无明”和“行”;现在果,为“识、名色、六入、触、受”。第二重,现在因到未来果:现在因,“爱、取、有”;未来果:“生”和“老死”。
  • 她是佛陀的前妻,表情冷漠,她还在埋怨她的丈夫的不辞而别的抛弃。
    • 您难道认为您妻子的想法并不重要吗?您的过去全部被剪断了,我看您是剪断了自己的人生。
  • 对于谴责这种个性泯灭的西方人来说,比丘们可能说,为了得到涅槃寂静,放弃自我是值得的,而这对于仍然囚禁在我执里的人来说也许是不可想象的。
    • 不仅仅是不可想象,而是让人恐惧
  • 这难道不是法的本质吗?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恒久不变的,和心爱的人或东西总有别离的一天。

后记

我就是那个 个人主义的西方人,我会说:这本书除了少有的智慧之言,完全是我不认同的东西。

我厌恶宗教,因为我厌恶一切束缚人类天性发展的东西。

对于世界上的许多罪恶都是欲望引起的,我想要知道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禁欲的哲学能够合乎理性的存在下去,我把寻求的希望寄托给了这本书。但是它并没有告诉我禁欲主义的作用,而是自顾自地讲述佛陀的法是多么正确,以至于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其智慧。

但是,他的妻子呢?难道她的苦难就只是因为我执没有消除的缘故吗?

难道我们曾经的一切都可以抛弃,只是为了成为一个没有欲望的人吗?

我们曾经的苦难难道算不上真正的苦难吗?

受尽屈辱、困难的我们难道不值得心痛吗?

难道我们在感受无尽的喜悦的时候,也要将我执斩去吗?

我再也不想要接受这种东西的洗礼!

但是凭心而论,书还不错,就是我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