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喜欢的

Essay-22

Written by Huang, posted on July 21, 2021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生活、生活、生活。观察人们的生活,参与无论哪样的生活,不惜任何代价。

前言

如果你在一年前问我,我喜欢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我并不比之前所知道的更多,但是也算是有了一些感想。

大学时间过去了一年,我并没有像去年的这个时候预计的一样,反而是走了近乎截然不同的另一条路。我所想的是,在这条路上,我对于天下道路(有益的)殊途同归的思考领悟得更迅速一些,也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我喜欢上了一些东西,之前热爱的有些忘却了、有些依旧保留着。——这篇文章只写出比较有代表性的爱好,虽然我的爱好不是很多。

我试图通过这篇文章发现自己喜欢的事物的共性。——当然,这是暂时的,想法在不断地变化,不同时候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

主体

Para 1

我一直很喜欢的。

音乐:林肯公园、艾薇儿、绿日。——为什么没有柴可夫斯基、莫扎特呢?因为我还不太能够从中体会到一些东西。

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摇滚朋克风格的。有很多人不喜欢摇滚的风格,认为摇滚太吵了。(艾薇儿的音乐一点都不吵,朋克中的清流)我也试图听他们喜欢的歌手、乐队,大多数我都是能够欣赏的,但是对于那种音乐我的喜爱程度很难到达“喜欢”。

言归正传,我喜欢他们也不是因为嘈杂的音乐,而是嘈杂中透露出来的情绪与思想。音乐能够给我力量,这不是一句戏言。现在我边写博客边听歌,此时听的就是When you’re gone——我用的是QQ音乐。以这首歌为例,现在我并不能够听懂全部的歌词,但是我能够把这一首歌唱出来(是否标准另说)。我听歌的时候我不重视歌词,但是我非常重视歌手在歌唱的时候所倾注的情感。好的歌手往往能够唱出Ta自己本身(这要看是哪一首歌),而我就是通过这首歌所表达的歌手本身去判断我是否喜欢这首歌。我对于人很挑剔,尤其是他人,这就导致了我不能够喜欢很多人。

Para 2

我原来很喜欢,现在却不是很喜欢的:网络小说。

我记得之前写过网络小说这个话题,找不到地址了。那篇文章写了我为什么喜欢网络小说,大概意思就是:对于情节和激情的追求并不是不能接受的,相反还是值得称赞的。当然,这句话正确的前提是我能够从网络小说中感受到激情和情节的跌宕起伏。

然而,近来我并不能够感受到其魅力——除了以前看过的小说。也许是受到好书的熏陶,也许是思想发生了变化,我再也难以从中感受到激情。相反,我能够感受到的只有他们的庸俗和愚昧,还有文字的矫揉造作——大部分,还有少部分我还能够读下去。我原来是非常热爱网络小说的,甚至每当有人贬低网络小说的时候我都会站出去辩护一番(仅限于那些没有头脑的偏见)。网络小说的文学性、思想性比较弱,这是事实。但是,所构造的人物并不会非常的单薄——毕竟用了大几百万字写。我认为我之前非常喜欢网络小说是因为希望从中得到主人公的勇敢、坚毅、正义的品质,或许是那时候的理想自我。

Para 3

大学时候开始喜欢上的:阅读。

已经写了很多遍,我喜欢上阅读是一个偶然——为了对抗虚无感,我选择向哲学寻求帮助,结果成为了不可知论者。阅读的哲学典籍不多,却喜欢上了阅读。阅读书籍也比较广泛,但是一般都是哲学、文学类的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我对于书的喜爱程度并不是根据其思想的深刻性或者对于人性、社会普遍性质的揭示而决定的。

就像音乐一样,我能够通过一部好的作品去看到作者本身。以今天所读的《罗生门》为例,我从前根本不了解芥川龙之介这个人。就像所有的优秀作品一样,《罗生门》能够展现出其作者的风貌。我见到了一个对于艺术有不懈追求、对于美有高要求的善良的人,就像所有善良并且智慧的人一样,他会不断地陷入到自我怀疑中——而这是无解的。就像我想的一样,他自杀了。我猜想他自杀前非常痛苦,进退维谷——他不愿意抛下自己的责任,但是更难以忍受日复一日的折磨与痛苦。我不会喜欢这样的人,因为有时候我也有这一面——在我意识到之后我能够控制一些了,我只会怜悯他。

Para 4

所有和人类有关的行为、事物都是能够体现人物本身的,只不过因为有些人水平比较低下或者太过于平庸——以至于像司空见惯的杂草,他们的艺术创造展现不出来他们自己。

而我喜欢的东西也能够展现出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上面的简单陈述,我大概能够看出来:我是一个能够从优秀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作者本身的品质的人,而我对于意同深度交往的人的高标准决定了我喜欢什么。我喜欢什么样的人,那么我就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我喜欢美的、智慧的、正义的、正直的……我喜欢的人的品质太多了,而且有些品质根本很难用言语去表达,只能够通过灵魂去感触那些不可言说的情绪与思想。

和我最开始想的一样,我对于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楚——分析失败。

后记

那,我爱的人呢?——宿命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