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

One-Hundred-Years-of-Solitude

Written by Huang, posted on August 28, 2021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 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 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 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前言

《百年孤独》

这篇前言是阅读之前写的,相当于什么都没写。

在我真正阅读之前,我就知道这本书。它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 的代表作,虽然我不清楚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加西亚 ·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人,西语作家。——实际上, 我读的西语译作比中文作品还要多一些,更不用说俄语、法语、 德语、英语了。聂鲁达说:“《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 《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


我一直不愿意阅读《百年孤独》,因为它是畅销书。说来可笑, 畅销书竟然成了一个作品一般的象征。 ——因为大众的欣赏能力实在有限,这绝非无故贬低。 读有些畅销书还不如读网络小说,后者鱼龙混杂,前者一无是处。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对于从众的不情愿。这是性格上面的特点, 也是懦弱的表现。我不愿意成为一个普通人, 所以我并不愿意阅读这本书。——这很可笑,但的确如此 ,所以我阅读的中文作家也不多。


最终,我愿意开始阅读是听说这本书绝非村上春树那种大众作品 ,而是真正的杰作

人物关系:

主体

  • 他想着他的亲人,并无感伤,只是在严格盘点过往时发现, 实际上自己是多么热爱那些曾经恨得最深的人。
  • 他最终失去了与战争的一切关联。曾几何时一段真实的经历, 一股年轻时代不可抗拒的激情,如今对他而言已成为遥远的注脚 :虚无而已
  • 奥雷利亚诺,马孔多在下雨。
  • 他对时光在家中侵蚀出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细微创痕毫无察觉, 而任何一个还保有鲜活记忆的人,像他这样长久离家后归来 都本该有触目惊心之感。壁上石灰墙皮剥落,角落里肮脏蛛网 絮结,秋海棠落灰蒙尘,房梁上白蚁蛀痕纵横,门后青苔累累, 然而乡愁的精巧陷阱徒然虚设,这一切没能勾起他的依旧伤怀。 他在这个长廊坐下,裹着毯子,连靴子也没换,仿佛只想等待雨停。 整个下午,他都在观看落在秋海棠上的雨水。
  • 奥雷利亚诺第二带着自己的衣箱回到家里,心中确信不仅是乌尔苏拉, 马孔多的所有居民都在等待雨停后死去。一路上, 他看见他们坐在厅堂,眼神迷茫,抱手胸前,感受着浑然一体、 未经分割的时光在流逝。既然除了看雨再无事可做, 那么将时光分为年月、将日子分为钟点都归于徒劳。
  • 沉默寡言的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对家中重新焕发的活力熟视无睹, 约略懂得幸福晚年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
  • 世界不过是身外之物,她的内心不再为任何苦痛而波动。
  • 原来时间也会失误和出现意外,并因此迸裂,在某个房间里留下永恒的 断片。
  • 这个家族的历史不过是一系列无可改变的重复,若不是车轴在进程中 必不可免地磨损,这旋转的车轮将永远滚动下去。
  •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 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 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

后记

阅读这部小说我用了一整天8个小时。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杰作。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字眼去描述这部书,因为我从来没有读过 类似的作品。——这也导致我并没有读懂。整整8个小时,总归是懂一点的。

这部作品通过奇诡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家族六代人的神话故事。 这个家族生活在一个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梦中所遇见的 镜子之城——马孔多。现实中的马孔多由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 带领自己的妻子和原来村庄的十多位年轻人创建, 故事也是在这里展开。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并不需要我们用严密的逻辑去纠正作品中的 事实错误,因为神话是不可理解的。在马孔多,一切都是 合理的。而布恩迪亚家族则是马孔多一切的来源,为什么将 马孔多称为镜子之城,这两者之间有深刻的联系。

——本书评完全扯淡,因为我没有读懂。

Para 1

在这里,我想要谈论孤独

不知道你对于孤独有什么看法,我并不喜欢他人谈论孤独。 说来有些妄自尊大,我认为他们的孤独纯属辛弃疾幼年时的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非真正的孤独。我并不认为有任何一个人 能够享受孤独、热爱孤独,除非Ta喜欢死亡。——我之前写过 两篇关于孤单的散文: 《孤独和寂寞的区别》 《我的孤单是什么》 ,能够看出我并不喜欢孤独和死亡。

怎么会有人喜欢孤独和死亡呢?难道Ta是死神吗?—— 畅销的作品下面的书评有很多是瞎扯的,甚至比我写得还要烂, 一堆人大概仅仅读过这一本书。他们大谈特谈孤独,还 “无孤独不浪漫”。

当然,在这部作品中就有这样的人,他们并不喜欢孤独,但是却 不得不去忍受孤独,因为这是不可逃脱的宿命。我不知道 我的解读是否正确,因为我认为他们的孤独大都来自于虚无。

他最终失去了与战争的一切关联。曾几何时一段真实的经历, 一股年轻时代不可抗拒的激情,如今对他而言已成为遥远的注脚 :虚无而已

书中写了许多人对抗虚无的方式,那是从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 这些方法无一不是损耗自己的生命去对抗孤独,无一不是荒谬的 。我们能够从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感受到远古流传下来的孤独, 这神话一般的作品告诉我们:亘古永存的虚无是无法消除的, 只得接受。

Para 2

这里我想要谈轮回

我对轮回最早的看法是《遮天》 中的“有我无敌,不信轮回”。——这是很深刻但简单的看法。 后来,慢慢地,随着心灵的成长,我渐渐了解到曾经我鄙夷的 宿命命运。我的关于轮回的看法也逐渐悲观起来: 轮回是不可避免的

下面这段话就是我们作为生命所不可摆脱的宿命。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物质生命, 受着生理学和物理学法则的支配, 而我们所有感情的力量加在一起,不管有多么强烈, 也无法与这些法则抗衡,而只会产生对它的怨恨。 那么,难道我们应该把自己作为一只度量时间流逝的时钟, 被反复砸碎又重新组装,只要钟表匠装好了齿轮, 时钟开始运转,绝望和爱情也就随之而生? 难道我们就应该接受一个人必须一遍遍遭受同样的痛苦, 每一次重复都更为滑稽,而所受的痛苦也越来越深?

而这部作品似乎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许多人常常引用 罗曼·罗兰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发现生活的 真相,然后依旧热爱它。”——这是很深刻的观点,我想我大概 了解了一点。无论是一代代流传的孤独,还是流传下来的名字、 性格,让人感受到“这个世界很操蛋(请原谅我用了这个词)”。 似乎我们生活着就仅仅是为了承担这个世界流传下来的苦难与 重担,仅仅为了将血脉流传下去,然后在尿尿的时候死去。

这是十足的悲剧。

另外,人们常常会因为《百年孤独》的人名而放弃阅读它。我的 想法是:正是因为这重复的名字才让这部作品所传达的悲哀更加 沉重。还有一系列的现代作品 《那不勒斯四部曲》 ,也有姓名的重复。——其实那不过是人类宿命的轮回罢了。

Para 3

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谈,因为我实在没有读懂,就不瞎说了。 顶级意象:马孔多的雨、冰块,神话色彩,时间和永恒, 被忘却的过去……太多太多了。

歪个楼:为什么这样的书会成为畅销书呢?这部作品文学性很强, 虽然没有《海浪》 那么夸张,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也算得上是我读过的许多书中 最难以理解的作品之一了。——自从读过《海浪》之后, 我就完全不喜欢意识流的作品,并且为自己找了一个理由: 再高深再优秀的文学理论、哲学理论对我来说毫无益处,因为我 只想了解自己。 所以我说,我并非文学爱好者,而仅仅是 一个探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