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人的关系

Essay-48

Written by Huang, posted on March 16, 2022

自我是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两极对立的产物,它存在于我能够认识到的任何地方。

前言

很久以前,我非常相信这句话:“只有理解他人,才能理解自己。生活,在任何地方都要不惜代价参与生活。” 后来,我又相信这句话:“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能自爱就不能爱人,憎恨自己也必憎恨他人,最后也会像可恶的自私一样,使人变得极度孤独和悲观绝望。” 有些矛盾的地方,但是各有对于他人、世界的认知。

在这篇文章中,我不想讨论上面两句话,也不想说明我更认可哪一句。我希望做的是,提出我的见解,这是我在思绪飘散的时候发现的。

在精神世界中,也存在与他人的联系。

主体

Para 1

简要概述。

一个人的理念与这个人的灵魂没有任何关联。当我们与他人建立精神层面的联系时,我们与他人在现实生活(请原谅我用这个词)中的一切没有任何关系。

他人是否能够理解我们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人在精神世界怎么与我相处。在精神世界,没有抽象概念,没有任何理念,没有柏拉图所言 form,没有言语,没有欺骗,只有一个人的灵魂。 我们无需理解他人,此时与他人的关系完全仰赖于二者灵魂的距离。我认为这种距离最直观的体现是对于艺术的领悟。在我们理解 Ta 为何更喜欢莫扎特而非柴可夫斯基时,为何更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而非托尔斯泰时,更喜欢蒙娜丽莎而非带珍珠耳环的少女时,我们的灵魂就能够扩散到 Ta 的位置。

毫无疑问,自我占据精神世界的中心位置,而与他人的关系全然依赖于我们的灵魂能否扩散到 Ta 的自我的位置。

Para 2

灵魂。

灵魂是不可说的。如果我们谈论灵魂,他人是无法理解的。——但是,我依旧选择谈论它。

在我的世界图景中,有些时候,世界是二分的。也许是分成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也许分成永恒与虚无,也许分成善良与邪恶……此时,灵魂独占精神世界。

不同于我此前的看法,那时候我将灵魂看作是绝对真实的心灵,现在我认为:灵魂成为了自我的唯一标识。灵魂与【自我】绑定在一起,共同占据独属于我的精神世界的中心。灵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智识生活中成长。(智识生活: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艺术生活、思考)

在精神世界中,灵魂是飘荡的幽灵。它不懂得恐惧,不懂得欺骗,它显现自我。灵魂不位于一个点,而是一个点的扩散。——一个点不能标识任何人,在我心中,这个点是现实世界的投影。灵魂从这个点扩散出去,去向它能够“理解”的任何地方。

——也许我不在乎隐私问题是因为:我认为自己的灵魂不会为他人所触碰。

Para 3

理解他人。

在精神世界中没有理解,因为灵魂无法认知到。精神世界是独属于每个【个体】的,我们无法进入到他人的精神世界。然而,我们是能够通过侧面去触碰他人的灵魂,也就是能够“理解”他人的灵魂、精神世界。

我并没有把克尔凯郭尔的作品读完,但是我敢于说,我能够理解他。他推崇《唐·璜》,他的生活中关于雷吉娜的情感,他对报刊、教会的攻击,他的著作……这无一不展现他的精神世界、他的灵魂。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热衷于阅读三天两觉写的网络小说。不记得是哪本书,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人类是三维的,是艺术将人提升到了高于三维的三点五维,甚至更高。(大意如此)我读到那里的时候,感到非常高兴,此行不孤。

期望理解他人的精神世界,完全可以从 Ta 所喜爱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入手。我并不知道一个人对于特定艺术非常喜爱的内在机理,但是这显示了一个人。许多人无法认知自己对于特定艺术的热爱,他们追寻流行,随波逐流。现在的许多音乐没有任何思考,只是辞藻堆砌,再加上“抓耳朵”的编曲。——这样的音乐不是音乐,更不是艺术。

精神世界中不存在欺骗,我们的灵魂对于某些东西的感知就是非比寻常的。

——现在恰好在听 Kardusen,感觉不错。

Para 4

与他人的联系。

在某些时刻,我们突然看向他人,相视一笑时,我们知道此刻不需要言语,因为我们彼此“理解”。显然,这很难做到。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灵魂是无法触碰的,连自我都是无法理解的。——不过谁说理解他人需要理解自我呢?

我们会突然理解对方,不知为何。

后记

我并非否认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情感与行为,而是表达一个观点:精神世界已经被完全忽视。有人提出过一个“不科学”的观点:梦是防止我们陷入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