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谓的乐观主义,无法掩藏我们内心中的伤痛。“Everything gonna be alright”变得如此讽刺,“没有答案”如此鲜明地站在我们面前。
也许,是时候向自己发问:生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前言
——本文可以算作是《超脱》影评。写得有点乱,更推荐观看电影。在一个无人的灰暗角落,电脑/手机屏幕的微光照在你的脸上;慢慢地,它照在你的泪珠上面。
最初,我想用《存在与时间》中的术语去描绘我的感受。我发现那不足以让我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当我用『被抛』去解释生存的时候,它变得如此苍白。没有言语能够代表我割裂的内心,而对我而言,仅仅是对我而言,我是值得去关心的。
Nobody cares. 到底我们能不能彼此理解,我们能不能变得更好,我们的痛苦到底能不能有个归宿?
超越,我们无法超越。
主体
Para 1
血脉泥潭与孟德斯鸠教育乐观主义的破灭。
我将把一切归于基因、血统、原生家庭的因果论观念称作是『血脉泥潭』。从前,在我看来这种观念是对个体的践踏,它否认了个体的自由意志与自主行动能力。也就是,否定了人的可能性与所有生存的意义。后来,我发现:Somebody is definitely bad. 这些人没有自由意志,没有可能性。
那么,血脉泥潭仍旧是泥潭吗?还是说,它是蕴含着某种真理的?——我不想探讨这个问题。转向孟德斯鸠的教育乐观主义。孟德斯鸠是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他认为:人是能够通过教育塑造的,一个人也许是品德低下的,也许是有品德的,只要我们对其施以适当的教育,Ta就会变得合乎理性。
孟德斯鸠的观念是自第一篇博客以来我一直批评的观念。从前,我只是认为其否认了人的『非理性』,“人无时无刻不在向自己证明,他是人,而非管风琴上的销钉!” 在认识到某些人的的确确无法改变的时候,某些人因为其父母或者其他原因而向来无法脱离其困境的时候,某些人因为天然没有品德的时候,我发现:世界是无法改变的。
这是十足的悲观主义想法,我否认了我所推崇的人类的光辉品质。尼采说『要重估一切价值』,我相信他也怀有这情感。
Para 2
极端的孤独,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
我总是引用黑塞的话:“人永远回不了家。但当人们携手走在志同道合的路上,整个世界看上去会暂时形同家园。” 还有耳熟能详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前面的句子毫无疑问地忽略了一种境况: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就是孤身一人的。在死亡面前,没有什么中介、没有他人,只有站在它面前的『我』。
相信阅读本篇博客的同学没有一位没有思考过『死亡』,没有一个人不会感到在死亡面前的无力感。一切都是徒劳的,都是确然的徒劳。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已经变得不再吸引人;那纯粹的美与世界的终焉相比显得如此的单薄。
个体无法逃脱众人的束缚,每一个人都无法远离死亡而独自生存。也许,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应当把海德格尔读完。他说『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说:“每个此在总是随身携带一个朋友。”
Para 3
各式各样的痛苦,不可能的超越。
人们总是引用列夫·托尔斯泰的“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把主体“家庭”换成『个体』也是一样的。
电影中描绘了如此多的痛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抓着铁丝网的老师。阳光下,他抓着铁丝网向后靠,似乎他已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他的存在消解在阳光之下,他的灵魂在无垠中飘荡,他的肉体已经不再折磨着他,就像这个世间。
人们总是想要自杀,但他们在乎世界。然而,他们只是这个世界中某些人生命的过客,对于世界来说,他们甚至连尘埃都算不上。大多数时候,他们不会自杀,因为他们在乎世界。自杀不是超越,但是它满足了超越的一个条件——脱离世界。
当一个人太过年轻而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悲哀的时候,Ta是幸福的。就像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一样,那些所谓见识过光亮的人对仍旧处于洞穴中的人报以嘲笑,我们这样嘲笑这样的人“伊比鸠鲁猪圈里的猪”。有人因为无法接受世界的真相而蒙蔽自己,甚至倾尽全力贬低『苦难』。经受苦难不是超越,但是理解并接受苦难是超越的一个前提。
没有人能够脱离世界而存在,除非Ta不是人;没有人能够理解并接受苦难,除非Ta经受过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前者是可以通过死亡而做到的,后者只有极少数人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够做到)
超越是不可能的。
后记
《厄舍府的倒塌》——爱伦坡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瞑寂的某个长日里
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
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
穿过这片阴沉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
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
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
但仅凭方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
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
围墙荒芜,衰败的树遍体透着白色
我的灵魂失语了
我的心在冷却
下沉
显出疲软的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