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性与科学的失败

由于忽视主观性,科学在个体生活的领域中是毫无价值的。

# 前言

——作为草稿,本篇博客为一个重要概念「主观性」的注解。由于并未参考第一版博客,且未参考其他重要的思想,故本篇博客仅仅是:不完全地讲述一个方面。

科学在于证伪与普适性,不在于数值或公式。这导致,许多“科学家”为了证明自己的贡献,往往要说明前述研究的缺陷或不足、说明自己的创新点;以及,人性化的缺失。在科学的范畴中,前者与后者同样至关重要,但在个体生活的疆域中,后者并没有那么重要。(前者同样不重要,难道有人生活会依照任何文献吗?)

无往不利的科学,为何在人的领域彻底失败?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对个体性的忽视与对确定性的渴求。故,本博客考虑:彻底的失败——个体生活领域中的科学性方法(经验归纳法、逻辑论证等)。

# 主体

# 概念辨析

  • 「科学」:一种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致力于探索“真理”的、[不断修正的]广为接受的方法论与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是其典范)
  • 「个体性」:本博客中也被称作「主观性」,在于表明个体的独特、以及 Ta 对自己的生活有所领会
  • 「确定性」:可以准确地预知未来

# 科学真的失败吗?

实在的科学在于怀疑。而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在于利用方法论与“逻辑”进行价值判断。

科学,或者说所有具有价值的学科(政治等排除在外),其中的具有变革价值的、真正拓宽人类知识边界的突破,全部出自于天才/精英。为何它被大众接受?作为整体概念的大众,最具标识价值的特征在于:听信大他者/权威。

在伽利略用事实证明“在同一高度下,质量不同的铁球自由落体所需的时间完全相同”之后,再顽固的人也会怀疑[那时的]常识。科学在于用最具说服力的、最符合理性的语言,证明:在此类条件下,世界是这样的。然而,在大众理解中,科学话语——那种从不言说、却极度雄辩的话语——缺席了,从不属于科学的东西——攻讦他人、抹杀个体性——却粉墨登场。

许多人利用“科学方法”去反对他人,依照所谓逻辑去“证伪”他人观点。这也许在大众领域有效,但在个人生活领域完全失败。举个例子,许多人以“双重标准”注:违背大众认知的普适性作为论据攻击他人。试问:所谓“双重标准”有任何价值吗?难道两个人做出相同举动就要受到相同的对待吗?

个体领域中,科学的失败在于:权威性——这导致意识形态领域中科学的伟力。

# 科学性方法的失败

经验归纳法,是科学最常用的方法,表现为利用统计学、多次试验等方法得到对世界的拟合。必须承认,该方法具有极强的普适性。但是,在个体生活领域,它完全失败了。

以 2023 年的抑郁症为例子。当一个人突然失眠、情绪低落、强烈地渴求自杀时,Ta 大概率会想:我是不是抑郁了?读者朋友们,是否发现问题:Ta 完全忽视了此类现象的诱因,而是粗暴地归因于抑郁/emo。“为何我在幼时没有这样,而现在却这样”,许多人从未思考,或者极为信服地将其归因于“原生家庭”、“生理原因”……各位,你们「自己」去哪了,你的苦难与爱情去哪了?被掩盖在抹杀个体性的统计学中。

许多人完全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上的“不对劲”,去医院填表后,被诊断为重度抑郁。作为心灵止痛药的抗抑郁药品,将伴随许多人一生,直至自愈或自杀。自愈是好事,但不意味着自杀是坏事。自杀是一个人最后的自由,也是对所有困惑的答案与抗争;但对于大多数他人来说,自杀是对操蛋生活的妥协。这时的经验归纳法又起到什么作用了?它是自杀者的困惑:为什么我是抑郁症患者,而不是我自己?

一切的标签式的自我认知注:与他人无关,都会为「自我」带来外界的偏见。例如,抑郁者应当自寻了断,而不是求助于他人。MBTI 式的认识,同样抹杀了个体性。具体来说,个体“认识”到自己的人格,并引 MBTI 分析为知己。他们忽视「自己」,忽视自己身上的故事性,忽视自己的情感波动。他们忘记,圆月下自己的思念;故乡、爱人、亲人与素未谋面的张若虚、李白、苏轼。

经验归纳式的方法,试图套用过去、他人等一切无关于「我」的东西,告诉个体:你是这样的。

逻辑论证,是最雄辩的科学方法。它预设,世界存在道理;而这道理为世人所公认。于是,经过逻辑武装的个体,与科学一样高大、神圣不可侵犯。

请问:能够为奸杀幼女辩护的东西,为何神圣?

请问:作为科学的逻辑,如何为一个人因为爱而谋杀他人提供论证?

请问:那些将逻辑运用在人本身的家伙,人是一成不变的吗?

——我不愿意讨论逻辑,因为我觉得这昭然若揭。

# 后记

最近在做科研,我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既然我最后需要 User Study,那为何要证明本想法可行,而不是直接测试?此类工作严重依赖于研究对象的稳定性,如果是实在物体,倒还好说;但如果是关于人本身注:非器官、组织等的研究,此预设并不成立。现代心理学研究就是这样的垃圾。

以论文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研究,是落伍的方法。

« 荒诞的社会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