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及其尺度

青春与暮年,长生者以及记忆。

# 前言

记忆会放大几乎一切事情。一部电影、一本书、一件小事,发生之际显得如此无关紧要,日后却黏在记忆中不愿离去。人们常说,事情都有两面性;这对记忆并不适用。记忆,或者说,时间,让所有事物变得极端重要,并要求回忆者痛苦或是会心一笑。没有特点的事情,就像平庸的画作一样,错过就错过了。记忆,就是无法忘记的一切,以及极端化的想象。

本篇博客记录我关于回忆与时间尺度的一些想法,留作读者与未来参考。主题为:1) 青春与暮年,被强制执行的命运、轮回中的苦痛;2) 长生者,失落在时间中的人、片叶不沾身的迟钝者、数不清的遗憾。

# 青春与暮年

对我而言,衰老是一个可怕的概念。

因为常常见到上了年纪的人不懂如何使用司空见惯的东西(扫码支付、搜寻信息等),以及未来可见的伤病等健康问题,我无法接受衰老,甚至认为其比死亡更难以接受。现代社会变化极为剧烈,近百年来,一个正常发展的国家每二十年就会变得迥然不同。经过近几年的动荡,以及未来可预见的经济下行[如果没有重大发明发现的话],许多人偏向于选择“稳定”——这是无法想象的。相比于年轻人,身处暮年者总是缺少机会(在某个国家,35 岁就被许多行业宣判了死刑)。再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适应,人们已经习惯年轻人引领时代。这宣告着:经验主义长达数千年的黄金时代,就此落下帷幕。

人是会衰老的,这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但是,由于处于远处,我无法说明任何事情。也许,现在看来无法接受的一切,在那时看来都会是“特点”。举个例子,我会主动去了解有了孩子之后的情况。只要一对夫妇都是正常人,具有一定的理性,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养育后代,获得的快乐要比想象的多得多,付出也是如此。我可以想象,有孩子多么快乐,但是我无法想象,衰老是多么可怕。而这甚至是我们的宿命。

相较于衰老,死亡显得如此和蔼可亲。肉眼可见地,所有的苦痛都丧失了。死亡是萤火虫般的光点消失,而衰老是一束光逐步枯萎。而这种枯萎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无论是哪位看上去多么失败的人,年轻的时候,都有着“不切实际”的梦想、渴望。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反正就我有过较深入沟通的人中,人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我将[各式各样地]成功,我将不留遗憾。每个人都失败了。这种想法出自浅显的自我认知和世界的局限性,尤其出自后者。他们的梦想随着成长慢慢消散,最终以年老者的经验告诉年轻人“你终究会失败”,尽管他们清楚没有人听信。人就沿着这种无限的命运轮回走过一圈又一圈,没有人在乎他们是不是在兜圈子。许多人称此类命运为成长必经之路,这是单纯的不想承认自身失败。除了出生和死亡,没有人必须走过一条路。而世界本身的矛盾——它不支持个人的行为,却又养育我们;它不负责引领,却又使我们突兀地降临——带来的避无可避的命运,或许是那一条必须走过的路。

更遗憾的是,年轻人的欲望在此类所谓必须走过的路中越发微弱,最后达到常理中认识的暮年状态。早年留下的遗憾是无法磨灭的,这也是“白月光”一词的由来。首先要明确的是,青年时期,绝大多数欲望都是可控的、可实现的。但由于世界本身的过错,这种欲望并没有被满足——这会导致心理变态(异化的一种):要么日后有着无法满足的欲望,要么日后缺乏活着的最低限度欲望。请允许我控诉这类过错:一个年轻人需要一个极其廉价的物品,但是却被告知要付出才能得到;而此类的廉价付出又会导致未来可见地灰暗下去,Ta 选择放弃。等到工作之后,Ta 看到那件曾经如此渴望获得的东西,却再也抬不起兴趣。而这时,真正昂贵的且毫无必要的开销出现了。请告诉我:为什么要求一个年轻人立刻出卖自己的未来去购买一件仅仅当下可用的物品?更何况它是如此廉价,但会在当时带来如此强烈的满足感。人们受限于此类无耻的轮回,完全无视个体的发展。人本身不被任何人放在眼里;许多人甚至连廉价的欲望都无法保有。

极端地说,此类所谓避无可避的命运轮回是,一群将死之人逼迫后来者成为另一群将死之人。口口“必经之路”,口口“日后你会明白的”,全都是谎言。

这是世界本身的过错。(有点跑题,情感太强了)

# 长生者以及记忆

回忆起波伏娃的《人都是要死的》,她将永生视作“不祥的诅咒”。然而,永生真的如此吗?还是说,并非寿命的缘故,而是人自身的诅咒?

(1) 长生者是否失落在时间之中?

长生者,必须生活在短命种身边才能被称作长生者。也就是,一个在世界中的长生者,必将经历无数次的告别。祂只能怀念,却无法再见。

但是,一个人的死亡不只有脑死亡。销声匿迹、决裂、个体思想变革,全都算得上死亡。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就会有无数人为其立起坟墓。这时,相较于与之交叉的短暂命运,短命种也能称得上长生了,似乎同样只能怀念。然而,此类死亡并非完全无可挽回。有时候,远远的看一眼要比长久的陪伴更令人满足。

而长生者,确确实实无法再见到那个人。影像记录、相似的花,是无法将一个人带到过去的。在长生者的脑海中,只有那个人的记忆是鲜活的。这类记忆会在想象的渲染下变得越来越极端(理想化或丑化),最终无法忘却,成为塑造个人的一部分。

是的,长生者失落在回忆中。

(2) 拒绝接触他人的长生者又是如何?

人们将绝尘的长生者称为「仙」。网络小说中有很大一部分讲求的是修仙之道,但极少数小说谈论为何成仙。在他们那里,「仙」总是置于高位,即所谓“仙凡之隔”;虽有“逆行伐仙”,但依旧是人人渴望成仙。就像狂信徒,他们有着相同的目标:无论如何,成仙。

那样的长生者是绝尘的,但并非一个活着的人,因为一个活着的人是没有任何最终目标的、是绝望的。

我无法想象绝尘者。

(3) 长生者的遗憾。

长生者的遗憾是一座又一座坟墓。

——实在太困了,忘记自己想写什么了。

« 对游戏的回忆